某天羅倫想要去逛個街,眼看羅媽很想一起出來走走的模樣,我們就殺來海底撈了
從父親節訂不到海底撈的位子後,羅倫就一直很想吃吃看海底撈
想看一下所謂的肉麻式服務是怎樣的,海底撈的麻辣火鍋又是怎樣的
所以趁此良機,拉著羅家最能吃辣的羅媽前來一探究竟
我們抵達時大約是下午三點半到四點間,不是吃飯時間,一到大遠百就趕到5樓抽號碼牌
那時我們還想著如果抽了號碼牌太早叫到我們,我們是要進去還是不進去吃
沒想到最後進場時間證明我們最初的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

因為海底撈沒有限定用餐時間,好處是輪到你用餐時沒有時間壓力,可以和朋友好好聊聊
壞處就是排隊時間很不一定,因為無法預料裡面客人用餐會要多久時間
排隊時也可以享受海底撈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排隊時就可以吃冰淇淋、美甲、按摩之類的服務
但即使如此,連冰淇淋都在排隊呀,看看這排冰淇淋的人潮也是很壯觀的
前進速度極度緩慢,大概因為冰淇淋超硬,每個人都挖超久的

逛了大遠百再回來等到我們入座時已經是晚間六點半了!
要不是今晚就是出來閒逛的,這個排隊時間不訂到位子還真的吃不到海底撈
海底撈的叫號是先到準備位,還需要等一下子等到桌子準備好才可以進去
而就當我們在準備位等候時,聽見這時才來抽號碼牌的人被告知現在起碼要等2~2.5小時以上才能入座
除了感到震驚以外,也覺得大家願意為吃飯排這麼久的隊也挺厲害的

一進去服務員就幫我們介紹點菜方式,是用ipad點餐,點餐方式十分簡單
就是店裡音樂很大聲,服務員在教學時不一定聽得清楚就是
像羅倫聽得清楚,但羅媽坐遠一點就聽不見了
點菜也不一定要點一份,人少的話也可以點半份
像是我們只有兩個人來吃,服務員就提醒我們點半份,不然會擔心我們點太多,非常點心

鍋底可以選整鍋、鴛鴦鍋或是田字鍋,各自可以選擇一種、兩種或四種湯底
我們選的是麻辣湯底和菌菇湯底,雖然我們都吃辣,但好歹是第一次來吃
要是麻辣太辣至少可以逃到隔壁不辣的去

這是菌菇湯附的牛肉酥和青蔥,只要舀入菌菇湯就是一碗好喝的湯了

而這個是我按介紹配的海底撈醬碟,因為中間一度找不到料就亂加了一堆
大概黃豆酥、牛肉酥、花生粉、蔥、辣椒粉最後再加上油,是一碟以油為主體的醬碟
這就不得不說大陸的火鍋沾醬方式和台灣的不同了
感覺在台灣吃涮涮鍋的醬料都是醬油、沙茶醬、腐孔醬等醬料
但是海底撈給的配方是油碟、也有單獨沾辣椒粉的吃法,變化很多,吃起來也香又夠味
羅倫自己滿喜歡這種吃法的,就是一直吃油感到很肥罷了

接下來是我們點的菜色了,半份蝦滑,服務員會幫你下好
因為是海鮮食材,感覺是比較適合配菌菇湯底,雖然下在麻辣鍋底也是一樣好吃

半份撈派滑牛肉,這個滑牛肉煮起來超、級、嫩的啊!
就是服務員解說時我們沒怎麼記得,都忘記這個牛肉要煮5分鐘,而不是像涮涮鍋一樣涮幾下就可以拿起來吃
結果吃到最後一塊時讓服務員發現,又再說了一次
說是這個牛肉有醃過,一定要煮熟才能吃,要煮久一點

令人傻眼的鴨血,海底撈的鴨血叫血旺,應該是大陸的說法,
鴨血煮熟後是沾乾辣椒粉碟吃,裡面也有摻花椒粉吧,吃起來又麻又辣的,很棒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海底撈的食材價錢有點高,半份鴨血才四片而已
讓羅倫想起以前大學吃麻辣鍋吃到飽,鴨血無限續的時光
雖然吃到飽和單點是完全不能比的,可是我就是想要大口吃鴨血啊!

羅媽的曼波魚皮,煮到透明就要舀起,不然煮久會軟趴趴一夾就爛掉

羅倫點的撈派豆花
會點這到豆花呢,完全是因為之前去川菜館吃了道水煮牛肉豆花,嫩豆花和水煮牛肉配在一起超讚的
可是撈派豆花感覺比較像是傳統豆腐的感覺,而不是我想像中的嫩豆花,現實和想象間有點差別
但不管是豆腐或是豆花都是羅倫喜愛,而且適合煮火鍋的食材
強烈建議豆花要放在麻辣鍋底裡,當它在裡面煮了一陣子再夾起來吃時,簡直就是享受

千層毛肚,羅倫很少看到這種毛肚,也是看網路上介紹才點了它
配麻辣火鍋真的很搭,吃起來很Q、很有嚼勁
吃完飯後為了瞭解千層毛肚是什麼東西,我們就在網路上查找
反正它就是牛的四個胃裡的其中一個,而平常常見的是另一個胃,不得不佩服中國人吃的能耐
真的是什麼東西都可以做成美味

最後我們加點了撈麵為這餐劃下完美句點
因為大概每桌都會點撈麵,我們吃了兩個小時就看著他們滿場跑的拉拉麵,是份辛苦的工作
海底撈二號店(板橋大遠百)
- 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新站路28號板橋大遠百 Mega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