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Monoar Rahman Rony from Pixabay

書籍資訊


讀書心得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我自己滿喜歡的,讀來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裡面許多概念在曾經上過的成長課程中都有提過,但反過來一查這本書的出版歷史才赫然發覺它是一本老書,今年2020年還出了30週年版,看起來這是一本經典啊!

不過羅倫入手的版本是2017年出版的全新修訂版,我想大方向應該是沒有太大不同吧!

不要看這本書的書名就覺得它又是一本教你如何功成名就的書,它更多的是從旁幫助你檢視自己的人生目標,找到人生重心並以此行事,當你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後進而就會覺得自己獲得成功,而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並不相同,所以它不是一本告訴你一定要賺錢、一定要住豪宅、開豪車才算成功的書籍,它是從內在心靈出發,讓你控制自己行為能一致朝向所希望的方向走,由內而外達到平衡的書籍。

就像《大學》裡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本書作者也認為要追求成功就必須從自身開始改變起,首先自己必須探索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立定目標後,做人處事才能有所本的依原則行事。

第一階段追求的是自身的成功,也就是從依賴轉變為獨立;第二階段則當你是個成熟獨立的個體後不該是索離群居,而該追求與社會產生連結,尋求彼此的互賴才能達到團體的成功;第三階段則是有永續維持的概念,透過不時提身自己的身心靈,讓這套運作可以周而復始的運作,不斷使生命趨向完美。

作者將過程歸類成七項習慣,我簡單的整理一下:

第一階段:個體為主

習慣一:主動積極

人應該聚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影響力範圍,或許你也關注其它事物,但若是超出自己影響力範圍的事物,也是你無法掌控的。主動積極的習慣,是希望大家能務實從自己能掌控的事物開始努力,當把自己能掌控的事物做到好後,周遭的人也可能開始受到你的影響,一步步持續你的影響範圍,終有一天能夠達到過去你關注卻無法掌控的領域。而在你還不能掌控之前,應該要安之若素的看待這些事物,不要反過來受到這些事物影響、反而被它們打敗了。

習慣二:以終為始

並不是很努力就能獲得成功,如果努力的方向並不是你所期望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那麼再努力也是不會達到成功的。所以一開始就捫心自問自己這一輩子究竟想成為怎樣的一個人,你希望死亡後寫在墓誌銘上的內容是什麼,將自己的人生宣言與目標寫清楚,讓它成為你的行事規範,這才能有效幫助你離自己渴望的目標越來越近。

習慣三:要事第一

在第二個習慣裡已擬定好自己的人生宣言與目標,第三個習慣就是要依照你的宣言安排時間,決定哪些事要做、哪些事不要做。畢竟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這是最公平也是最殘酷的事實,為什麼在有限的時間之中,有些人可能達成比較高的成就,比較接近他理想中的人生?想必是對時間掌握、對事物取捨比一般人來的厲害。

第一類事物:緊急又重要
危機、急迫、有時間壓力的事情
第二類事物:不緊急但重要
提升產能、精進自我的事物
第三類事物:緊急但不重要
某些信件、電話、不速之客…
第四類事物:不緊急也不重要
休閒娛樂
依事物屬性進行時間管理

上面的表格應該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但實際上多數人都會將時間花費在有時間壓力的第一類、第三類事物上面,或第四類有趣的活動上面,相較來說第二類事物因為不緊急也不吸引人常常會被忽略,長期忽略不緊急但重要的事物也可能使得你最後越來越需要花精力去處理緊急的事情。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就是我能想像到對這情況最貼切的描述。

然而,人往往具有許多不同的身份,你在家是丈夫、爸爸,在公司則是員工、管理者有自己的工作職責,要怎麼在不同角色間取得平衡呢?作者提出可以利用每週七天來安排,利用每天也完成其中一個角色的重要事項,這樣就能在每個角色間取得平衡,不會有過度偏重某個角色的問題發生。

第二階段:群體為主

習慣四:雙贏思維

習慣一到習慣三重點在於自身,培養自身從依賴變成獨立,然而獨立之後作者認為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人不能獨活於世,在獨立之後便要追求與社會的連結,由獨立變成互賴。在成為與社會彼此依靠互助的個體時,首先要調整心態到擁有雙贏的思維,與人互動能採取利人利己的觀點,如此才能獲得對方的信賴,真正的贏得人心。

要調整到利人利己思維並不簡單,作者認為能轉變到這一觀點,取決於習慣一到習慣三的實現程度,唯有在個人身心都處在滿足的情況下,個人才不會永遠處於患不足的位置,擔心一點讓步就使得自己利益受損,而願意將自己的富足與他人分享。除了習慣一到習慣三的實踐之外,要能跨越到雙贏思維,更快的方式是親近擁有利人利己觀點的人,經由日常潛移默化將自己也調整成擁有一樣的思維。

習慣五:知彼解已

除了有雙贏思維之外,要能真正達到雙贏的方法則是知彼解己,簡單來說尋求彼此對雙方的認識,不只是你去理解對方,你也需要有勇氣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唯有在雙方彼此了解之下,再去想辦法解決雙方的問題,才能滿足雙方的需要達成雙贏。然而,溝通就是最困難的一點,要怎麼耐下心思,學習將別人的需要想法聽進心裡都需要時時提醒自己,才不會落入太早認定已了解對方,但其實根本不了解的陷阱。

習慣六:統合綜效

若是能掌握上面這些習慣,當遇到意見觀點不同的人事物時,都將為你帶來收獲,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作者認為人際關係上能發揮綜效的關鍵處就在於個人內在習慣一到習慣三的實踐程度。

第三階段:持續精進

習慣七:不斷更新

習慣七不斷更新則是讓自己持續精進,不斷是透過學習或是鍛鍊不斷強化自己的能力、生理健康,或是適時放鬆自己讓心理上釋放壓力、獲得平衡都能被歸類到這一部份,而透過生理、靈性、心智與社會情感四個面向的不斷更新,就能增進個人產能,逐漸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Write A Comment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